蔡赟说 | 重回国家队

是的,最近我又回国家队了,和原来一样,每天早起,训练、午睡、治疗等等,虽说恢复的时间才没几天,但是已经隐隐有一种“如果不复出打几场比赛都对不起这几天的努力”的感觉。
这次我是受到国家队的征召,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到海南陵水,协助女双的教练组来进行这一阶段的训练备战。从2022年的比赛来看,女双陈清晨/贾一凡的表现出色且稳定,张殊贤/郑雨虽然还有一定的起伏,但整体展现出不错的竞争力。相比较这两对组合,其他的女双队员2022年的表现不算特别突出,还没能完全形成女双的集团优势。
所以这次集训,我希望能够利用自己对羽毛球的认识,给教练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协助女双组做一些尝试,打造女双的集团优势。当然,这样的过程一定不会很轻松,我个人的想法和教练组、运动员之间能形成合力,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尤其是作为我本人来说,执教经验并不丰富,所以虽说是去作为教练的角色,但对我本人其实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
集训刚开始还是会有一点紧张,担心自己的训练思路、沟通交流等和队员们不在一个频率上,但是这几天实际操作下来还行,有一大批队员虽然和我不熟,但是我还在国家队的时候她们也都在队里了,彼此之间也算认识,而且现在的年轻队员比我们那时候活泼多了,交流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隔阂。我觉得年轻队员的表达欲都很强,很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能很好地提高运动员和教练员之间沟通的效率,比我们那时候进步多了。

陵水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训练基地,不管是气候、环境都很好,在这里大家很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打扰,对于训练的投入程度很高。尤其是经过了2022年的比赛,女双组的队员对于目前自身的问题、外部的竞争压力等都有了更清楚地认识,所以从这段时间的训练来看,大家都很认真,不管是查缺补漏,还是突破瓶颈,都很主动很积极。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情况,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我要练”的表现。现在的运动员很聪明,很善于从过去的比赛训练中去找问题、去思考,这是我看到女双组非常积极的一面。
对于我个人来说,能够重回球队,并且和年轻队员一起努力当然是好的,但有的东西还是很让我头疼的。比如前两天训练结束后,我上下楼梯就要一定程度上借助扶手的帮忙了;我们的队医治疗完运动员之后,往往还要完成针对我这个“资深运动员”的治疗放松的任务。毕竟没有系统训练那么长时间,加上前段时间也受了伤,专项能力肯定是下降了。
之所以还敢上场和她们一起练,一方面得益于我一直保持的力量训练,另一方面也是在队里,有专业的医疗队伍作保障,我就可以更大胆地去打球。所以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各位球友,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这段时间大家打球的机会少了,但是不要忽略日常的力量练习;重回赛场时也要做好充分的热身,然后循序渐进逐渐加量慢慢恢复,否则肌肉疲劳酸痛都是小事,受伤那就划不来了。
对于本次集训,我也有自己的目标,并不是说通过集训就能让女双一下子全部拿冠军,而是把我对羽毛球的一些理解,用年轻队员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让年轻队员通过训练,树立自己的目标和信心,让自己有能力、欲望去冲击高水平对手,用训练提能力,用能力提信心,用信心定目标。让她们更了解自己,能自主制定更适合自己的目标,明确目的性,在场上把“我想打”变成“我敢打”,把“我想赢”变成“我敢赢”,这是我希望通过努力能让她们达到的目标,虽然会很难,但我会尽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