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型羽毛球拍的天花板,今年恐怕要换主了?

羽球帝羽毛球网 羽球帝 10-29 20:07
+关注 已关注
摘要: 相较于传统“重炮”型球拍,雷霆100二代在保持杀伤力的同时,通过整体调校,优化挥重和平衡点,大幅提升了挥拍连贯性。

对业余羽毛球爱好者而言,理想球拍的首要特质,在于上手难度低、操控性强。

今年李宁推出的雷霆100二代,在延续雷霆系列经典进攻基因的同时,通过材料与结构设计的革新,实现了性能的全面跃升,降低了上手门槛,更贴合业余爱好者的需求,在兼顾进攻的基础上,提升了击球连贯性,适用于单打与双打多种场景。

一、外观与科技含量


雷霆100二代漆面保持了李宁一贯的闪亮质感,整体外观兼具科技感与视觉冲击力,以暴风绿为主色调,再从墨绿至荧光绿的渐变,叠加橙红火焰纹路,模拟熔岩流淌的视觉效果——静态时蛰伏,挥动时如烈火燎原。

拍框采用经典的盒式结构与76孔设计,小方头造型配合全线槽布局。

拍框底部配备双连钉,顶部则采用8连钉设计。用手触摸拍头可以发现,8连钉位置的拍框做了加厚处理,让拍头重心前移带来更好的下压手感。5、7点位置及三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了球拍的进攻威力。

同时拍框搭载高密度复合减震系统,碳纤维叠层内植入高弹性高分子聚合材料,挥拍时蓄积更多能量,击球时释放更多弹性,击球后更快吸收震动。

中杆采用M46加T1100碳纤维材料,6.2mm高弹性实心中杆设计,硬度适中偏硬。

二、实战体验


4UG5规格的空拍平衡点约为305毫米,搭配李宁L67拍线(线径0.67毫米,介于常见进攻线与细弹性线之间)。上线上手胶后,平衡点约为300毫米,拿在手中挥动,明显感觉中杆硬度适中偏硬。

雷霆100二代在延续雷霆系列标志性进攻风格的同时,实现了性能与打感的全面升级。

相较于前代产品,雷霆100二代的发力门槛更低一些,更易打出形变,挥拍感受更为轻灵,在保持主动下压进攻能力的同时,挥重更低、速度更快、中杆更弹、更减震。

在后场起跳发力杀球时,能清晰地感受到拍头惯性带来的强劲驱动。众多科技加持的拍框,确保了在高速挥拍过程中的稳定性,将身体与手臂的发力准确地传递到了击球点。高弹的中杆,反馈至手中的是一种扎实、凝练的“砰”感,而非散乱的震动。这得益于球拍优秀的抗扭性能和减震科技,有效过滤了不必要的晃动,让击球手感清晰而稳定,无论是势大力沉的重杀,还是追求落点的点杀,都能做到指哪打哪,精准操控。

相较于传统“重炮”型球拍,雷霆100二代在保持杀伤力的同时,通过整体调校,优化挥重和平衡点,大幅提升了挥拍连贯性。在多拍连续的强力下压中,能更快地回位并准备下一拍进攻,对体力的消耗更为友好,从而在比赛中能持续对对手施加压力。

在低手位接杀、反手被动高远球、平抽挡等时,中杆回馈迅速,有一种蓄力弹射的感觉,被动击球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中杆抗扭与滤震性能显著提升,击球时拍面稳定,手感柔和。

进攻型球拍为进攻而生,那么这种特性肯定是一把双刃剑。在防守端,对于发力较好的业余爱好者而言,在接杀时,借助拍头自身重量,可以更容易地将对手杀球“顶”回去;甚至能借力打出防守反击性抽球;又或者打出高质量的正手或反手高远过渡球,为自身赢得更多回位和调整的时间。不过对于刚刚接触羽球不久、发力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被动击球时会感觉挥拍速度较慢。

总体而言,李宁雷霆100二代并非一款追求极致进攻的球拍,其主要改进在于降低上手门槛,提升了击球连贯性与稳定性,更好的兼顾了单打与双打的需求,更适合业余爱好者。平时长期使用进攻型球拍的爱好者可快速适应此拍;习惯速度型或均衡型球拍的爱好者,则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责任编辑: 羽球帝大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