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单男子化,不是女人变女汉子这么简单

羽球帝羽毛球网 羽球帝菜师兄 12-13 08:06
+关注 已关注
摘要: 千思百虑丨女单打法男子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当马琳横空出世,连夺两届世锦赛冠军和里约奥运冠军,以强势的个性和彪悍的球风打破了亚洲人对女单赛场多年的统治。其男子化的打法开始引领女单的潮流。上一篇菜师兄写到《要读懂女单“潮流”,先要读懂马琳》。今天继续深入思考女单男子化这一话题。

一、浮于表面的女单“男子化”

(有腹肌)

(留超短发;纳西尔实际上是混双球员)

(前德国女单一姐:申克,外号申爷)

(前丹麦女单一姐:蒂娜.拉斯姆斯,外号拉男人)

练出腹肌、剪个小平头,甚至取个霸气的男子化外号。这些当然是女单男子化的其中一面,但绝不是女单男子化的重点。

二、女单男子化不是简单的“女汉子”力量型打法

(前德国一姐,双脚跳杀;典型的力量型打法代表)

(前丹麦一姐,蒂娜.拉斯穆森,女单力量型打法代表)

(申克虽然有力量优势,但技术不如亚洲选手细腻)

欧洲人本来在身材,肌肉力量方面有优势。有力量绝对不是坏事,但是想单纯的靠力量优势就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未免想得太简单。羽毛球毕竟是一个隔网对抗的项目,并无直接的身体对抗。所以说力量不能很好的和技术结合的话,很难走到超一流的水准,这也是马琳之前的传统欧洲力量型打法选手难以跻身超一流选手的一个“坎”:力量有余,技术不足。

三、女单男子化与传统女单的核心区别不在于力量变大,而在于全场速度变快

(1)开局提速,加快了比赛进程

(马琳反拍发小球,不通过拉吊,直接在发接发环节开始进攻)

(马琳接发,不通过拉吊直接在发接发环节下压进攻)

马琳是少有的反拍开球的的女单选手。这一改变直接影响了整个比赛的组成。传统的拉吊相持减少,而更快的进入你死我活的攻防大战。

(2)相持中拉吊减少,主动出击变多

(何冰娇挡网+抓回放)

(马琳压对手底线+抓对手的平高球下压+抢网高压)

男子化的女单,在相持阶段不会慢慢的兜圈子,而是更多主动的出击,通过一些抓球去压迫对手。

(3)主动进攻杀伤力增强

(山口茜双脚起跳杀球)

(何冰娇双脚起跳杀球)

男子化的女单,在主动进攻的环节更追求速度而轻落点。这是看出女单力量在不断增强。

(4)防守升级:跑动能力更强,防守面积更大

(何冰娇鱼跃接杀)

(山口茜被动球2次启动救球)


男子化的女单,在步法的启动速度、移动速度和跑动的能力上都比传统女单有明显的提升。甚至出现了男单赛场独有鱼跃接杀的技术。

四、总结

女单男子化的精髓不在于力量更大,而在于全场的整体速度更快。在球路上拉吊减少,下压增多。在战术上刺探减少,抓球增多。在技术上,依靠力量加速的球增多,要求精准落点的控球减少。在步法上,更灵活多变,耐力更持久。

彩蛋 业余女球友,让自己打法男子化的一条捷径:男单陪练女单

(菜师兄曾经女单做陪练)

(菜师兄曾经给女单做陪练)

关联阅读:

要读懂女单“潮流”,先要读懂马琳

注释:

1.素材来自羽球帝网站及网络。

2.如果你有有趣或专业的文章,可以投稿至羽球帝投稿邮箱:tougao@aiyuke.com,菜师兄为你润笔。

3.欢迎批评,批评就是交流。请多分享两句经验和论据,让你的批评更有力度。

本文系羽球帝羽毛球网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 菜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