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维:我的冠军心态
作为一名职业羽毛球运动员,我几乎经历了这项运动能带来的一切 ——2024 年巴黎奥运会金牌、2020 年东京奥运会银牌,以及三枚混双世锦赛冠军奖牌。但在这些成绩背后,是多年的挑战、自我怀疑与成长。我逐渐明白,胜利不仅关乎体能或战术,更在于如何掌控自己的心态。
人们看到我的排名和奖牌时,总会以为自信是与生俱来的。但事实是,压力从未消失,尤其是在世锦赛这样的顶级赛事中。要赢得这样的比赛,光有竞技状态远远不够,你需要保持强烈的野心,同时让心态扎根现实。我从不会带着 “我们是夺冠热门” 的想法上场,这种心态只会成为阻碍。我试着把自己当作抽签表中奋力拼搏的普通组合,谦逊让我始终专注。
我仍记得 2018 年第一次赢得世锦赛冠军的经历。当时我们已是世界排名第一,但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教练看出了我的状态不对,让我暂停训练。整整两天,我完全脱离羽毛球 —— 看喜剧片、彻底放空。起初觉得很奇怪,但效果显著。回到赛场时,我的思路更清晰,心态也更平静。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在这个级别赛事中,心理平衡有多重要。
从那以后,我改变了备战方式。我反复观看对手的比赛视频,琢磨他们的习惯、优势,以及他们可能对我们使出的战术。如果比赛中出现让我意外的状况,只能说明我的准备还不够充分。真正的备战不仅要明确自己的打法,更要预判对手如何制约你。
2022 年的世锦赛冠军对我意义最特殊。2020 年东京奥运会决赛失利后,我度过了艰难的一年,不断怀疑自己。而 2022 年的世锦赛将我拉回正轨,让我重新记起自己作为运动员的初心,以及对竞技的热爱。
赛场之外,我参加了中国的一档真人秀《爸爸当家》,节目里明星爸爸们要照顾宝宝。那段经历充满乐趣又有些混乱,是另一种不同的压力。
(《爸爸当家》节目截图)
退役后,我开始更多地思考下一代运动员的培养。今年 6 月,我创办了自己的羽毛球学院 “ZSwing”,目前已有 200 多名孩子加入。虽然一切才刚刚起步,但我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专注训练与成长的空间。年底我们将举办国际训练营,我会担任总教练,但标准会很高 —— 毕竟我现在还不太擅长教初学者。
本月晚些时候,世锦赛将在巴黎举行。这座城市对我而言意义非凡,这里是我最终赢得奥运金牌的地方,也是我最爱的城市。
至于今年的混双比赛,我认为有几对组合颇具竞争力。冯彦哲和黄东萍始终是极具威胁的顶尖组合,值得关注;蒋振邦 / 魏雅欣同样状态正佳,是顶级选手。泰国的德差波和沙西丽稳定性惊人,德差波目前堪称混双最佳步法,他的移动流畅又平衡,覆盖范围无人能及。
我也相信法国组合汤姆・吉奎尔和德尔菲娜・德鲁埃有潜力闯入决赛,尤其是在主场观众的支持下。如果你能将主场助威转化为动力而非压力,它会极大提升你的状态 ——2024 年巴黎奥运会小组赛对阵他们时,我就亲身感受过这种氛围。他们当时占据了主场优势,这次也可能重现;而且今年早些时候他们赢得首枚超级 1000 赛冠军,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如果要给所有参赛选手一条建议,那很简单:放松。去看看电影,或者看部喜剧。这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帮了我大忙。因为当你的心态清晰时,身体自然会跟上节奏。当然,也祝所有参赛者好运。